2017年5月10日星期三

对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的思考 ——理性化讲述的美学意义

作者:左珍针  王皓坤

【摘要】

《森林之歌》是中国首部大型生态记录片,它总共耗时四年,最终沉淀为550分钟的纪录片,《容颜:绿色版图》为我们讲述了摄制组的奇妙的发现之旅。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记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当然结果。《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哲学理念呢?

【引言】

《森林之歌》是由我国中央电视台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摄制组深入中国现有的典型林区进行拍摄,摄制点遍布中国各主要森林分布地区。《森林之歌》用精美的画面为我们诠释了森林的神奇与美丽,并且倡导了一种人、动物和森林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森林之歌》总共11集,前三集为我们总体概述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真实情况,后八集分别指向八种各具特色的森林类型。下文,我们将以《森林之歌》的第三集《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 生态纪录片 《森林之歌》 《容颜:绿色版图》

  • 概述

 

《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我们讲述了摄制组的奇妙的发现之旅——探访追踪我国仅存的原始森林。随着纬度的变化,我们来到了旅途的第一站:海南清澜港,这里有着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红树就是森林里的主要成员之一,我们不仅了解了这种生长在海水中的植物,我们还认识了生活在这里的招潮蟹。紧接着,我们来到了海南尖峰岭——独特的山地热带雨林区,领略了这里激烈的生存之争。随后,我们跟随镜头北上来到了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古老的生物和植物,他们的一息血脉在这片宝地上得以了保全。与此同时,我们还领略了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的另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的魅力,来到了武夷山脉。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毛竹和这里丰富的昆虫种类。继续北上,我们来到了秦岭,四季分明的秦岭,它丰富的气候类型孕育了多样化的植被。同时,在这里我们认识了秦岭四宝。越过黄河流域继续北上,我们来到了高纬度的寒温带森林——长白山地区。红松是这里的代表植物,并且它有着独特而巧妙的生存技能。至此,我们已经由南至北浏览了一遍中国的森林版图随纬度的基本律动,随后将介绍几个其他类型的景观,第一站:新疆。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典型的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同时我们见识了极端气候下顽强生存的胡杨树。旅途的最后我们来到了有着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地形——青藏高原地区。西藏云杉林是世界上海波最高的森林,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株小云山奇迹般的长生。

 

  • 纵向剖析

 

叙事结构

整部影片在49分10秒内带领观影者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随着摄制组的镜头随着纬度由南而北、经度由低而高的变更领略了中国各个森林版图的美丽。明显的,《绿色版图》这辑节目是采用一种平行结构思维构构建了板块式的叙事模式,通过旁白+采访相关人物+影像资料的呈现完成叙事。“板块式是指先确立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然后将几大块相对独立的内容并列组织在一起来说明和印证这个主题……因此这种叙事结构比较灵活和独特”[①],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各个结构单位保持平行、并列的空间关系,这样的特点使影片犹如板块似的组合在一起,我国森林的各个板块在影片中都是通过相对独立的片段介绍的,并无多余的交叉,这样一来影片结构也与影片的名字——绿色版图保持了内在的高度契合。

叙事视角

了解了《绿色版图》的叙事结构过后,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叙事视角。本片采用了上帝视角来进行叙事(也称全知视角):“表现为在第一人称中大量出现第三人称心理活动描写,也称万能视角,是指明使用第一人称的文,却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来描写 ‘我’之外人的心理活动,好像万能的上帝无所不知,所以叫‘上帝视角’”[②]。影片的解说词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带领观影者带入的同时用全知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森林版图的奥秘。

文本设置

《绿色版图》中设置了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说词、访谈。解说词由成熟男声朗读,它贯穿始终,控制着影片的节奏和引导影片的走向。访谈作为独立的小个体,根据影片介绍内容的需要穿插在影片的不同位置。本部影片中共访谈了三位专家,根据这些专家对于特定问题的解答,这些内容被剪辑安排在影片介绍时需要的地方,增加了权威感和可信度。

视听造型语言

《绿色版图》影片高度保持了影像资料的原真性,为观影者呈现了相对可靠的、真实的森林世界。在视觉语言的造型上,影片中选用了该森林代表植物和与之相关的动物,例如:秦岭和秦岭四宝。在听觉语言的造型方面,影片也选用了与该地区文化背景相宜的音乐,例如:介绍胡杨树配给的音乐则具有浓厚的新疆特色。在该片的视听语言的造型方面,制作的相当精妙,与主题衔接紧密。

影片插曲

    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除了旁白、采访以及影像资料的呈现,《绿色版图》一片中还安排了动画特效辅助叙事。其中有:二维动画温度带示意图、三维的中国森林版图、影视特效。二维温度带的动画示意图,帮助观影者对将要前往地区的有了宏观的把握;三维的中国森林版图除了帮助观影者了解即将要前往的森林地区,还不断的为观影者强化了我国森林分布的空间印象;影视特效的选用使得纪录片更为生动的同时保持了客观真实性。总而言之,这些插曲都是为帮助叙事而设置的,让所要表述的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相较于旁白的讲述,图像的传播效果显得更为优异。

 

  • 横向对比

 

与《帝企鹅日记》

    之所以选择《帝企鹅日记》和《森林之歌》对比,是因为他们作为生态纪录片都获得了成功,但是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正是这样的区别,使得两部生态纪录片有着“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韵味。

从叙事结构上来看,《森林之歌》采用了板块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我们在上文已经分析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帝企鹅日记》采用了一种阶梯递进式——“是指按照事物进展情况或者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整部作品存在明显的发展脉络,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揭示人物的命运,事件的趋势等”

 

[3]——以事件为轴线,按照帝企鹅迁徙的事件进程来整合材料。这两种结构没有高下之分,但他们都是最适合为这两部影片主题内容服务的结构。

从叙事视角来看,《森林之歌》采用了上帝视角,《帝企鹅日记》采用了平行视角,这两种视角分别造成了不同叙事效果,上帝视角让观影变得轻松,影片内容也能够更好的被传达,因为他能够把画面无法解释清楚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前提解释。虽然不容易抓住观众,调动情绪,但是这样的处理减少了对题材的干预,能够更好的体现拍摄的客观纪实性。甚至,叙事者没有角色身份的束缚,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的看法呈现了森里版图的多种层面,《森林之歌》选用了适宜的视角,符合它作为我国原始森林的生态纪录片的身份,保持了“原始性”。同时,《帝企鹅日记》所选用的平时视角(限制性视角),是根据帝企鹅的视点来进行叙事,这种视角的选择虽然会造成影片中一些现实的遮蔽,但是它容易调动观影者的积极性,让人身临其境,传播效果也非常好。

从听觉语言角度来看,“音乐作为‘与感情有直接联系的’元素往往能够深入到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情感、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使表现一般的自然景物的画面也会被它罩上一层气氛,产生巨大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4],《森林之歌》中的背景音乐多采用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音乐,与影片画面和谐统一,不易察觉。相反的,《帝企鹅日记》中的配乐和歌曲引人注意,极为动人。艾米丽•西蒙飘渺、空灵的女声与影片表现的冰雪世界丝丝入扣,恰如其分地把我们带进那个属于企鹅的世界。从两部纪录片的诉求来看,他们在声音语言的处理上各有千秋,都为主题做出了最适宜的烘托。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文本的处理上,主要体现在旁白和解说,“旁白解说是发挥和联想,是加强和扩大表现力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画面的修饰和补充,可以引导人们的情感和思维往内容的深处和远处发展”[5],《森林之歌》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旁白的叙事模式,辅之以访谈和动画效果,这样的文本处理给受众带来的是一种理性、客观的观影感受。《帝企鹅日记》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受叙事视角的限制,观众跟随帝企鹅们一起踏上了旅行的冒险,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种散文化、诗歌化的方式向观众娓娓道来,给以观影者很强烈的代入感,虽然略显主观,但是这样的文本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使得整个影片更加亲切,感人,比起前者更容易打动普通观众的心。值得一提的是《森林之歌》在上帝式的介绍文本中,也采用了比喻和充满“人情味”的语言。例如:影片中体现的对小云杉成长的特殊关怀。这是以前我们观看央视纪录片中很少存在的,这也体现了我国纪录片在文本处理上的一些变化。

                                                      

  • 美学意义

 

《森林之歌》是中国首部大型生态记录片,它总共耗时四年,最终沉淀为550分钟的纪录片。从《森林之歌》的官方网站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46.89%[6]的网友认为《森林之歌》与国外的生态纪录片不分仲伯。在文化帝国主义肆虐的今天,对于国产生态记录片而言,这个调查结果是可喜的。中国、美国、法国的生态纪录片都依靠各自不同的魅力元素吸引着观影者:《森林之歌》美轮美奂的画面,《海豚湾》扣人心弦的故事,《迁徙的鸟》浪漫而又富有哲理的述说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么《森林之歌》作为中国的纪录片,又体现了哪些美学意义呢?

画面之美

《森林之歌》一片中,做的最为精妙的就是它美轮美奂的画面,每一个画面都精致而动人。纪录片是一种排斥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那么要增进它的感染力就要依靠从现实生活中在那个汲取的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实现这一目的。本片就依靠了各式各样的影像画面素材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并且完美的还原了现场和时空景况。

价值之美

《森林之歌》里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们?是它与世无争的价值观吸引了我们,它用最淳朴的姿态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对自然的爱。在本片官网的调查显示,34.68%的观众认同本片用亲切动人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22.82%中国森林中国人自己拍,体现了一种责任与尊严。从这两个选项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我们的价值体系中更倾向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而不是靠编写主观性比较强的故事去煽动观众的感情。这种平和的价值理念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传统纪录片理性的美在这里彰显。再次反观以上的分析,无论是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视听语言的造型,《森林之歌》都是以一种客观的方式来讲述我国的森林版图,所以它的画面和音乐是最广受好评的。

和谐之美

无论是影片的内部结构还是外部结构都昭示着一种和谐的韵味,影片中,尺蠖和胡杨、红松和食用者,他们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互惠关系,造就了我国完整多样的生态体系。影片外,影片和观影者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关系,影片没有强迫观影者接受某种价值观,而观影者也得到了舒适的观影空间来思考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记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完全相信到逐渐的产生质疑。这也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当然结果。《森林之歌》诞生在这个时代,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区别于其他沾染上“现代性”的生态纪录片,以一种开化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自然之美,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世间万物“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

[①] 李劲松《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样式漫谈》

[②] 百度百科词条:“上帝视角”;相关论述可见:马原《电影密码》118页 第八章:视角

[3] 李劲松 《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样式漫谈》

[4] 曹东、张颖凌:《电视纪录片中声音的纪实功效》

[5] 陈晓莉:《说说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修饰》,《视听界》(2001年第2期)

[6] 《森林之歌》调查:http://discovery.cctv.com/vote/see9026.s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广而告之】进入binance 币安交易所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