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星期一

从“爱滋女”事件看网络新闻色情化的文本建构——精神分析的视角

作者:谢太平

网络新闻色情化现象由来已久,一方面内容上选择与“性”有关的新闻狂轰滥炸,另一方面对新闻色情化处理,或挖掘细节或配以暴露性照片或视频。有些新闻本无多大新闻价值,在媒体的作用下,成了媒体自导、自演、自报的假事件,其非新闻,已成了媒体公关的一部分。其后果正如李彬所论,一方面将网众吸附在无谓的琐事艳事上,更重要的是,这种新闻设置了一道温柔的屏障,从而隔绝了人对崇高与神圣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体悟。[①]2007年以性爱录像为导火索的张钰事件,2008年以艳照为导火索的“艳照门事件”,2009年闫德利事件同样以性爱照片为起因,2010年闫凤娇事件又引起轩然大波。

新闻色情化研究对新闻色情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大多以罗列现象为主附以臆断式的结论,未对现象作深入的探究并缺乏方法论的指导。[②]本文就“闫德利”事件的网络报道(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进行个案研究,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本文本进行精神分析,以透视新闻色情化背后的真实。

一、“闫德利”网络新闻报导表象描述

2009年10月12日,一个自称“闫德利”的博主在新浪博客上自曝骇人身世引发了网络地震。该女子称其被继父强暴后在北京做发廊小姐并染上艾滋病毒,随后,其在博客公布了279个手机号码以及大量不雅照片,并称要报复社会。该博文迅速被天涯、开心网等网站转载。10月16日,一篇被网站大量转载的文章《艾滋女再自爆公布接触者只为寻夫》为本来很火爆的话题添油加醋。这一天百度引擎中“闫德利”的搜索量达到19万的峰值。17日,闫德利家人接受本地媒体采访并声称自己遭人陷害。18日,闫德利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证明其未染艾滋病。19日,闫德利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关文章是由其前男友杨某所为,并表示向其索要赔偿。21日,容城县公安局民警在北京将杨某抓获,以涉嫌诽谤罪将其刑事拘留。据杨某交代,博客上所谓“嫖客”号码大部分来自闫德利通讯录。

本文首先是用百度搜索截至2009年11月10日标题中含有“闫德利”的新闻文本。然后对搜索的结果进行了剔除,剔除以下三类文本:标题重复的;内容大同小异的;题目中含有“闫德利”字样却内容和“闫德利事件”无关的,比如,“四川版‘闫德利’下跪道歉”。经过筛选后,最后获得的新闻文本一共是310条。

通过对文本进行逐一分析,发现文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集中对事情进展的关注(如在第一时间转载闫德利的博文、公布的电话号码和照片)以及对闫德利的批评、谴责甚至谩骂,此类文本占到总量的68%;第二类是针对网络媒介的批评和对大众媒介素养缺乏的反思,占到总数的14%;第三类涉及制度方面的思索,一方面建议加强网络监管,呼唤用立法的途径解决类似事件,一方面对公权力的无作为进行了拷问,共占到总数的7%;其他占到11%,比如对闫德利的关爱和对事件法律解读等。

二、迎合和刺激:本我文本、超我文本的泛滥和自我文本的缺乏

“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的理论核心。潜意识即无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行为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类的其他心理活动,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荣格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称为个人无意识,除此之外他也认为人类本身也有无意识,它是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它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模式,即集体无意识。他认为,人类存在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即原始意象,它像本能一样把一个人强行纳入特定的生存模式一样,它们“把人的知觉和领悟方式强行纳入特定的人类范型”。[③]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以前的超验无意识进行了修正,在他看来,无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人生物性本能所决定,更是有社会基础的社会无意识。在弗洛姆看来,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相类似的性格是所处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性格源于人性对社会结构的动态适应,社会性格产生新的需求和焦虑,“新的需求产生新思想,并使人易于接受,这些新思想又反过来趋于稳定并强化新的社会性格,决定人的行为”。[④]弗洛姆将社会无意识和马克思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唯物的角度对无意识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

人格结构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构成内心的欲望,自我形成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超我形成心灵的道德戒律与理想期望。本我是潜意识的、非道德欲望的体现者,它遵循“唯乐原则”,即追求无条件的满足,规避各种痛苦。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从本我中发展而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一种外在约束的内在化。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实现理想自我的实现。因此,自我就是一个可怜的仆人,要同时侍奉三位专制的主人: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⑤]自我既要接受超我的规训,又要满足本我所需要的事物,同时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通常情况下,这三者保持和谐的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发展。如果三者关系失调甚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性疾病,危及人格健全。

精神分析是媒介分析的重要方法,可以通过新闻现象看到事情背后的真实。和人格结构相对应,新闻文本可以分为本我文本、自我文本和超我文本。[⑥]

(一)本我文本:满足本能需求,追求眼球经济

本我文本以无条件满足受众的低级欲望为目的,大多以煽情性的话语和暴露的照片作为诱饵,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对事件的论述上以非理性为特征,在没有核实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对当事人口诛笔伐,甚至谩骂。而此类文本占到文本总数的65%。

敏感词汇充斥新闻标题。新闻标题中含有“爱滋女”“性”“裸(艳)照”“卖淫”“嫖客”“烂”“小姐”“变态”“妓女”等直接或间接与“性”有关的词语的新闻达到229条,占到了文章总数的75%。文本中更是充斥着类似的词语,极大地挑逗和满足了受众的各种欲望。

爱滋女170性15裸(艳)照10卖淫(身)9嫖客 9
烂 7小姐4变态3妓女1丢脸1

新闻标题中所含有的敏感词汇和次数,数字表示出现次数。

新闻写作上,几乎没有一家网站媒体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几乎是以讹传讹。很多网站第一时间转载博文、转发裸露照片,并迅速转载“寻夫”博文,披露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个人资料,集体关注闫德利检验爱滋病毒直至将始作俑者的杨某抓获。对事件形成的原因,大都演绎成各种猜测,故弄玄虚,背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的编排上,大多配以暴露性的图片。笔者统计中发现,几乎所有关于闫德利的新闻都配有博克中转载的图片,从一副、二副甚至更多,数量不等。即使在闫德利被确诊未患爱滋病的第二天10月19日,新民网等网站转载一篇标题为《爱滋女闫德利博客裸照曝光》的文章,公布了博客中所有艳照的截图,只是用红笔划去了敏感部位。网络新闻本身就在进行着淫秽照片的传播,极大地伤害了当事人。事件的评价上,绝大多数评论没有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在未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一些侮辱性的语言,误导了网民。有一篇不分青红皂白,直言“艾滋女”闫德利根本就是心理变态。

(二)超我文本:居高临下的道德宣判

以10月19日闫德利未检测出爱滋病为分界线,闫德利事件的报道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报道范式。19日之前,各网站新闻在未对事实核实的情况下,义正词严地对闫德利进行谴责,以社会良知的维护者自居,更有甚者将事件和爱国主义扯上关系,题目是《闫德利丢人上了韩国门户网站》。19日之后,网络新闻除了对事件继续追踪报道之外,更多的体现对受害人闫德利的同情和关爱,比如号召网民和社会关心受害人,再不要去伤害她,并建议受害人用法律武器去维权,更多的是对网络媒介的批评和媒介素养缺失的深深担忧,还有报道质疑公权力在事件中的无作为,任凭事件自然发展,此时,网络又变成悲天悯人、为受害人指点迷津的英雄形象。

类别总数19号前19号后
事件本身、个人信息、批评谴责20880128
媒介和媒介素养批评40337
制度的批评22022
法律解读、当事人的关爱及其他34925

 

在304条新闻当中,有208条是对事情本身的关注,描述事情的原委、披露当事人隐私和对当事人的批评和谴责。其中对当事人的批评谴责占到60条,而56条是19号之前刊载的。

其他三类,即媒介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批评占40条,其中只有3条是19号之前的,其余37条在19号之后刊登的;制度方面的批评共有22篇,全是19号之后刊登的,以及法律解读和对当事人的同情的34篇文章,有25篇是19号之后的。

统计数据表明,各个网站基本的核实工作没有做到位,网络报道把关缺位,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媒体为事件的发展推波助澜,添油加醋以致谬种流传,完全违背了新闻道德。从开始的谴责、揭人隐私、谩骂到后来对当事人的关爱、对公权力和媒介以及公众的批评,网络新闻成功地实现了从本我文本到超我文本的建构。前者以满足人们潜意识中的本能等低级趣味为目的,成功地支配了受众的目光,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和知名度,受众“被自觉”地参与到网络的狂欢中。后者是一种外部规约的内在化,也在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当出现有悖于社会道德的现象时,便开始激烈的谴责以及深深的自责,对错误的报道范式进行了及时的修正。而本我和超我大都属于无意识的内容,受非理性力量的约束,对事实难以做出正确客观的分析,从而误导受众。

(三)自我文本:寥寥无几的新闻遗憾

新闻文本是以大量采访和对事实的核实为基础,只有这样,才会写出客观、公正、全面的新闻报道,才会写出观点正确、积极向上有益于健康舆论氛围的评论,任何对采访的忽视和对信息核实的疏忽都是有悖新闻精神的。因此,新闻文本应该是自我性质的,它是理性判断的结果,是在激情和道德之间平衡基础上的创作。而这次闫德利事件的网络报道要不哗众取宠、挑逗受众,引发不良趣味,要不高高在上,道德宣判,前后报道截然相反,体现为采访的肤浅化、报道的煽情化、评论的情绪化和自律、他律的漠视化。

结论

在闫德利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发挥自身迅速及时的优势,跟踪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给与事件极大的关注,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与此同时,网络关于事件的报道中本我文本和超我文本占到绝大多数,很少有网站对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缺乏建立在坚实采访基础上的较为理性的自我文本。网络新闻要么挑逗人们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吸引眼球,提高网站的点击率以实现经济效益,要么高高在上,对事件进行纯道德的批判,表现了新闻客观主义的丧失。

精神分析根据动力学原理,认为心理能量的不均衡分布影响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动力的不平衡分布,顾此失彼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精神危机。网络新闻对爱滋女事件的文本建构不适当引导了受众,造成心理能量不适当的分布,将其局限于本我和超我的区域,使得自我力量缺乏的受众处于焦虑状态——关于外部世界的现实焦虑、关于超我的道德焦虑和关于本我中性欲力量的神经症焦虑。随着网民数量的急速上升和青少年网民的增多,网络提供的关于事件的“拟态环境”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社会无意识,有损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①] 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6页。

[②] 彭兰《中国记者》,《主流化与边缘化——网络新闻的双重发展轨迹》,2004年5期;谢长青《新闻色情化——不容忽视的病态传播现象》,《新闻爱好者》2004年9期;赵雅文《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传播》,《新闻知识》2005年4期。

[③] 荣格《本能与无意识》,《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④]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00页。

[⑤] 弗洛伊德《精神年分析新论》,《弗洛伊德文集》第五集,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⑥] 阿瑟·阿萨·伯杰《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广而告之】进入binance 币安交易所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