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星期四

“新闻娱乐化”研究10年:现状、问题与思考

 作者:胡庆亮 张晓冰 向阳春 朱磊

摘要: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在中国已有十年,并取得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本文基于现有文献资料,主要从研究内容方面对国内“新闻娱乐化”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总结。论文指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复性高、水平层次低等特点,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  现状 问题  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媒在传播理念、运营模式、操作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商业化取向,并以此催生了“新闻娱乐化”的潮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抓取大众眼球为主要目的的软性新闻骤增,无论从内容到形式皆体现出对娱乐化效果的明确追求,使新闻和娱乐的界限日益模糊。其间,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现象,并撰写了大量论文。今天,面对新闻娱乐化的汹涌之势,重新回顾和审视这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探讨和思考其中的问题、对策和未来趋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新闻娱乐化”的提出与界定

    对于新闻娱乐化,当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首次提及新闻娱乐化的应当是广州暨南大学的魏颖。她在2000年初《不容忽视的新闻娱乐化趋势》中指出,“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正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新闻提供给公众的,不再侧重于严肃的政治、经济、社会、国际消息或深度的分析,而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明显、时尚、犯罪等”。对新闻娱乐化进行明确定义的是复旦大学的李良荣。他在同年发表的《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一文中认为,“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目前,学界引用最多的是林晖于2001年给出的解释,即从媒介“最初的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开始,强行把新闻向娱乐拉近,刻意消除两者之间的界限。“娱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实现硬新闻软着陆发展到极致,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此后,众多文章虽然对新闻娱乐化做了各种不同的界定,但一直没有离开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表述。当然,这并不表示众口一词。不少研究者还提出了新闻娱乐化趋势、新闻娱乐化倾向等概念,并与之做了比较。例如,曹舒雅认为,新闻娱乐化是媒体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努力迎合大众的负面心理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体夸大、编造事实、煽情、炒作等作为手段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而新闻娱乐倾向是传播者围绕创新传播途径、提高传播效率的一种新闻实践方向,不以媒体盈利为根本目的。郑西帆则从新闻理念、新闻内容、新闻叙事方式与叙事语言、新闻传播市场等四个方面对新闻的娱乐化与专业化进行了说明和区分

二、“新闻娱乐化”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比较发现,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成因与表现,影响与态度,建议和对策。

(一)成因与表现   

新闻娱乐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起因是多方面的。就现有成果归结起来看,尽管表述各有不同,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众(心理角度)的需求为新闻娱乐化提供了生存空间;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促成了新闻娱乐化;第三,新闻娱乐化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潮流在传媒领域渗透影响的结果;第四,大众文化的流行为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提供了温厚的土壤;第五,官方意志的默许是新闻娱乐化现象持续存在的现实条件。

    除此之外,滕腾认为,一味地娱乐新闻、哗众取宠,也反映出一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的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申玲玲指出,我国媒介如此热衷于娱乐化的新闻报道,除了有市场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媒介普遍底气不足。黄良奇则从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功能和传播载体等多方面对新闻娱乐化成因做了详细阐释。他认为,娱乐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传媒走向娱乐化,而受众接近权的实现、心绪转换以及人际关系效用的需要等,加速了娱乐化的进程。

    一句话,新闻娱乐化的兴起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社会的、也有文化的,既有媒体的主观诉求,也有受众的客观需求,是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必然。为此,它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从理论上讲,在题材选择上,淡化硬新闻,抢占社会新闻,唱响民生主题,重视本地题材,实现了新闻题材的多样化;在新闻立场上,放弃纯粹的官方立场和一味的喉舌功能,尤其是在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上,初步实现了新闻立场的非官方化;在新闻表达上,重视电视叙事功能,展现细播报风格轻松自然,节目形态生动灵活,注重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艺术性。但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娱乐化却发生了异化,一是从题材的多样化发展到随意化,二是从新闻立场的平民化、非政府化发展到个人化、无原则化,三是从新闻表达的故事化发展到电影化、传奇化,四是从追求新闻节目的好看到新闻价值观的异化。具体表现在,第一,娱乐新闻大大增加;第二,以娱乐的视角来报道非娱乐新闻事件;第三,以娱乐的态度评论新闻事件。

(二)影响与态度

新闻娱乐化的影响,无非是利弊互现,可以分为两类,即负面为主和正面为主。其中,持前一种观点的居多数。大部分研究者对新闻娱乐化的对策也正是以此为前提。

就负面影响看,可概括为:其一,弱化媒体教化功能,消解严肃文化,恶化社会风气;其二,损害媒体公信力,丧失社会责任,麻木社会心理。例如,赵黎刚认为,新闻娱乐化日益导致新闻信息首先应具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度等重要价值因素的减弱和次要化,使新闻的严肃性、教化作用等等在轻松愉悦的感官享受中不知不觉地边缘化,并导致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的感知日渐平面化、浮浅化乃至“身体化”。刘艳认为,在传媒娱乐化的进程中,娱乐化传媒普遍把暴力、性及放纵等题材作为关注的重点大肆渲染,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助长了暴力化、色情化倾向社会风气的形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刘艳凤认为,娱乐化使新闻内容滑向“媚俗”,媒体自身的权威、公信力、专业精神也在娱乐中解构。

就正面面影响看,首先,娱乐化推动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化、大众化,既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又提升了社会民众参与社会交往、行使公民文化权利。其次,娱乐化不仅给媒体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为媒体的自身发展以及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为媒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教育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是时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随着我国传媒的日益市场化,它也从高高在上转为贴近生活,走到了普通老百姓中,受众逐渐取代了传播者成为传播的中心。
对新闻娱乐化影响的分析,决定了研究者对它的态度。主流观点是要关注娱乐化带来的危害,警惕娱乐化的过度膨胀。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娱乐,如果换一种说法,其首要的价值是作为符号物品的一种来源,符号活动的一种环境。如果从学术观点看,这种活动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理解为对主流意识的颠覆”。例如,政治新闻的娱乐化,一方面反映出现代市民社会下的大众对传统政治的不断疏离,另一方面也体现其政治面目通过娱乐化后接近生活本原的回归。当然,对此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特别是政治新闻,还是应以严肃为前提,须知娱乐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需要冷静对待,既不能一味叫好,也不是盲目封杀。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新闻娱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者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了众多建议和意见。例如,有研究者就电视新闻提出了新闻娱乐关系不错位、新闻底线不放弃、新闻生态不恶化、新闻文化品位不降低的四原则。综合起来,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从三个角度(政府、媒体和受众)处理好两个关系(新闻与娱乐的关系,新闻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

就政府而言,面对娱乐化浪潮的席卷,在大众传媒受利益驱动,行业自律还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政府应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防范和抑制新闻异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政府对媒体的控制管理主要体现在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国家能够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使新闻媒介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确保不向大的方向出轨。政府的监督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优化舆论导向手段;建立、健全大众传媒业的法制法规,加强新闻行业的他律;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及对违规媒体和个人的处罚力度等。

就媒体而言,面对市场竞争,为了争取受众的最大化,首先要尊重受众的消费心理,在新闻题材上选取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东西要符合新闻传播原则。但要分清楚通俗化和庸俗化的差别。媒体为社会提供精神食粮,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仅仅符合某个团体或个体利益的需要;必须满足社会受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而不是消极、落后、低级趣味的需求。在满足受众这些高尚需求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优良的公共产品。如果夸大新闻的娱乐功能,为了追求刺激将新闻作为一种娱乐而非传播交流的工具,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媒体要加强自律,在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和立足点。

就受众而言,面对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以及各种诱惑,受众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认识程度,主动抵制和拒绝各种不良影响,切实发挥舆论监督者的作用。

此外,有研究者还提出要建构合理的媒介生态,内容上鼓励创新,机制上注意引导,态度上务求谨慎,实现“软”、“硬”新闻分流发展

三、“新闻娱乐化”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新闻娱乐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参与这一现象研究的学者有所增多,对问题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也日益开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就中国期刊网的论文来看,数量上,从2000年发表于《传媒观察》的《不容忽视的新闻娱乐化趋势》开始到20108月,总共有300余篇相关论文。内容上,一类是总体评述,包括有关新闻娱乐化的界定、表现、成因、影响以及对策等,这类论文占到了全部论文的半数以上,题目如《浅析中国当代新闻娱乐化现象》《浅谈新闻娱乐化》等,其中也有专门对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的,如《浅析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对当代中国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的分析和思考》;一类是通过媒体或新闻的区分,细化为电视新闻娱乐化、报纸新闻娱乐化或是法治新闻娱乐化、体育新闻娱乐化等;还有少数几篇就新闻娱乐化在国外的发展做了总结。结构上,几无例外地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论述。研究方法上,纯理论分析占了绝大多数,个别几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作者身份来看,多数是媒体从业者和在读研究生及高校教师。而文章来源则集中于《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等新闻刊物及众多层次不等的学报。除论文外,国内尚未见专著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吴飞主编的《新闻批判力》、蔡尚伟编著的《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时代的影视方法论》等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做过专章论述。另外,还有10余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其中,有几个明显不足:

第一,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脱节。大部分理论研究的文章完全没有经验材料支持,研究者往往只是依据某一学科的一些理论概念进行主观性分析,并由此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因而显得一厢情愿,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约三分之一的文章标题都加了如“浅析”“浅谈”等字样。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事实。

第二,研究思路模式化。通常按照“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其表现或特点是什么,对策和建议”三段式展开,缺乏多角度的探讨和有深度的分析,因而显得千篇一律,总体水平不高。应该说,新闻娱乐化的研究,在国内是老话题,但又是新问题,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但当前研究并没有体现出这些新变化,一些观点和思路明显过时。

第三,对于新闻娱乐化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少人问津。事实上,新闻娱乐化现象本身源于国外,追本溯源,对外国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国内研究者探索新闻娱乐化的规制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十分缺乏。

四、加强“新闻娱乐化”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不断呈现出新特点,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对此现象的研究也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要更深入的探讨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

    一、理论上

(一)研究要具前瞻性。纵观10年的新闻娱乐化研究,研究内容或探讨的主题多集中于要不要新闻娱乐化、新闻娱乐化的影响等。在娱乐化已是大势所趋的形势下,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新闻如何娱乐化的问题,诸如,娱乐化的原则、娱乐化的方向、娱乐化的专业规范等等,特别是对受众的研究还很不足。更重要的,新闻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尚没有做出科学的预估和判断。

(二)思考要有宏观性。现有研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媒体发展、受众精神两方面,而新闻娱乐化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在大力倡导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的今天,这一现象的泛滥影响如何;当全社会都在追名逐利时,掌握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媒体人的社会良心何以体现等,既少涉及,更没有在社会转型和改革的宏观背景下论述。

(三)研究要有关联性。新闻娱乐化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现象,而是众多“娱乐化”中一个方面。如今,娱乐化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态度。因此,新闻娱乐化不仅是新闻传播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需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四)对策要细化和可行。如果说最初的研究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今天新闻娱乐化已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空对空的议论显然已不合时宜,需要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来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具体问题。

二、实践中

(一)加强基础调研。新闻娱乐化现象充斥社会,但其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它给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带来的影响究竟怎样,无论是全国范围内还是地区范围内都缺乏有效的社会调研。多数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立在主观臆想的基础上,没有数据支撑。因此,理论界和业界都需要潜下心来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实证研究。

(二)加强合作研究。对新闻娱乐化的集体注意,并没有促成相关研究的合作开展。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新闻娱乐化现象需要媒体和理论界的共同关注。在当前条件下,媒体如何强化社会批判功能和舆论导向任务,克服在政策、人才、技术、资金上的难度,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研究者如何打破既有的思维框架,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等等,都需要开展交流合作。

 

 

参考资料:

[1]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2]《浅析“新闻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倾向”的差异》,《新闻三昧》,2009年第10期。

[3]《试论新闻娱乐化与专业化的分界——从电视新闻泛娱乐化现象谈起》,《新闻实践》,2009年第6期。

[4]滕腾:《浅谈新闻姨乐化现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5]申玲玲:《浅析新闻娱乐化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期。

[6]黄良奇:《新闻娱乐化成因解析》,《新闻界》,2007年第2期。

[7]曹多胜:《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生成与发展》,《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8]周元:《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及“度"的把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赵黎刚:《被改写的知觉:“新闻娱乐化现象”透析》,《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0]刘艳:《论新闻娱乐化对传媒教育功能的影响》,《民族论坛》,2007年第7期。

[11]刘艳凤:《媒体功能失衡下的娱乐化新闻及其负面影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2]张玉坤、李大敏:《浅议新闻娱乐化对媒体发展的影响》,《新闻知识》,2009年第9期。

[13][]詹姆斯·库兰,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4]王璜:《时政新闻:“娱乐”一下又何妨?》,《采写编》,2007年第3期。

[15]曹多胜:《论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生成与发展》,《江淮论坛》,2010年第2期。

[16]郭浔生:《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反思》,《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18期。

[17]岳健能、房尚文:《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新闻知识》,2008年第12期。

[18]易静、谭欣怀:《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浅谈》,《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9]陈慧:《浅论媒体如何应对新闻娱乐化》,《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20]龙燕宁:《新闻娱乐化分析与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广而告之】进入binance 币安交易所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