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星期四

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心理动力解读

作者:刘慧瀛  杨研

网络传播的集体狂欢现象,是指以网络为平台和载体的集体狂欢,是社会群体成员围绕统一的主题通过网络进行共同情感表达,感性地释放自我情绪,寻求平等自由对话,进行戏谑讽刺,对抗与颠覆等级与权威,是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与冲击力的网络传媒的群体活动现象。 比如说芙蓉姐姐现象、犀利哥现象、贾君鹏现象、凤姐现象等,一些人物一些现象和热门话题引发了网友广泛浏览以及跟帖、转载,围绕这些中心话题积极活动的网民形成一个群体,网民投身其中并不断扩大这些现象的社会影响力。 “芙蓉姐姐”连续3年获百度搜索风云榜冠军, 点击数达到4853862人次,而且连续上榜1170天。参与网络集体狂欢,可以从网络集体狂欢满足网民的个体需求的个体心理动力与满足网民集体心理需求的群体心理动力两方面来分析。

  1. 网民的个体心理动力分析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1、好奇心理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数据, 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3.84亿,29岁以下的网民占 61.2%(其中10-19岁占31.5%)[1]。在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以青年为主,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在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中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指引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2、反叛心理。 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独立特行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 “犀利哥”,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含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3 娱乐心理 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调查中,发现他们网络新闻中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觉得很空虚无聊 , 没有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 夺人眼球, 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 是网民“找乐”的对象。 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快感往往大于审美的快感。 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 参与狂欢酣畅淋漓, 追新逐异,愤世妒俗;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 一笑了之. 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一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4、自我实现心理。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的提高的心理感觉[2]。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 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 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 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快感。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贴,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贴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 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5、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 文化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灵魂空虚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据统计2009年中国网民的互动参与指数达到49,而美国只有45.2 ,高出美国3.8个点。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延伸到网络中或者在网站平台上逐渐培养。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76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45.8%[1]。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自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做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中人际交往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网络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他们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害怕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 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与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1 从众心理。 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3],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与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集体狂欢现象。

2 集体无意识。 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难为意识自我所理解和接受。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性趣、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她、嘲讽她、抨击她。当网民以评论者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经人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4],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胡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地舆论攻击。对现实生活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 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受自我本能影响,易被煽动鼓舞。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

[2]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4] 王益富 网络社会角色心理现象与分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广而告之】进入binance 币安交易所开户